我国是胃癌大国,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高居第三位,早期胃癌几乎没有症状或症状不明显,近90%的胃癌病人到中晚期症状明显时才会就医,此时5年生存率不足20%,而早期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90%~95%。我国胃癌居高不下的死亡率与发现时机太晚有直接关系,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胃功能七项检测,是目前早期胃癌筛查最简单、有效的方法,通过非侵入性胃蛋白酶原(PGI、PGII、PGI/PGII(PGR))和胃泌素17(G-17)、幽门螺杆菌(CagA、VacA、Ure)的血清检测,可将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胃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等高危人群筛查出来,然后再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确诊;是一项无创、无痛、安全、经济的胃病检测方法,可大大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降低胃癌死亡率。
胃癌早筛势在必行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粗略估算,我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有近50万人,相当于每天有近1400人。
一般来说,大多数胃癌的发展遵循如下规律: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由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且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约为1%)。
早期胃癌筛查是实现胃癌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胃镜是胃部疾病检查的金标准,但胃镜检查具有侵入性,大众接受程度低,在常规体检中难以普及。
2014年4月,我国提出《中囯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共识推荐联合血清学检查胃蛋白酶原和幽门杆菌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检测的路径。
《中囯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提出胃癌高危人群筛查路径
胃癌早筛势在必行
胃蛋白酶原(PG)是胃黏膜主细胞所分泌的参与消化的胃蛋白酶的前体,分为PGI和PGII两种亚型。
PGI主要是由胃底腺分泌,是检测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针,胃酸分泌增多PGI升高,胃酸分泌减少或胃黏膜腺体萎缩时PGI降低。
PGI值与萎缩(胃体)呈负相关;与HP感染、消化性溃疡呈正相关。
由胃底腺、幽门腺、全胃腺等部位分泌。PGII升高,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窦部疾病有关。
PGR的值进行性降低与胃黏膜萎缩进展正相关。
HP感染患者,PGII值明显上升,PGR的值明显下降,HP感染治愈后PG指标恢复正常。
联合测定PGI和PGII比值可起到胃底腺粘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
胃泌素-17(G-17)是由胃窦G细胞合成和分泌的酰胺化胃泌素,主要生理功能为刺激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与分化。
G-17与胃酸通过负反馈机制达到胃酸分泌的动态平衡,但在胃窦萎缩时,此机制失灵。
G-17是早期胃癌筛查重要指标,血清胃泌素-17过高或过低均提示胃癌风险。血清G-17低下通常提示胃窦黏膜萎缩(若G-17轻度低下有可能是胃底胃体的炎症所致);血清G-17增高常提示存在胃癌发生风险,在临床诊断中具有一定作用。
通过幽门螺杆菌毒力抗体分型检测,可检测幽门螺杆菌Cag A、Vac A、Ure 3种毒力因子的特异性抗体,将感染Hp患者细分为Ⅰ型和Ⅱ型,精准检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抗生素滥用;对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诊治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胃功能七项适用人群及检测意义
检测内容:
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细胞毒素(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Ure)
建议检测胃功能七项人群
检测胃功能七项临床意义
①反映胃黏膜正常与否以及胃黏膜受损程度和受损部位的敏感性、特异性指标
②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筛查指标、HP治疗疗效的评价
③早期胃癌/胃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指标
④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和预后观察的特异性指标
⑤胃黏膜功能和状态的动态检测
⑥体检人群的胃部健康体检
2023-9-13 |